2006年3月6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父母为避遗产税 买房愿落孩子名
银行提示:以孩子名义须一次付清房款 想贷款须与孩子联合署名 并须提供三项公证
李法文

  2月11日,香港特区正式取消了遗产税。由此,征收了近一个世纪的遗产税彻底与香港市民告别。
    而近年来,在全国各大城市,一种“娃娃业主”的现象屡见不鲜。父母为何愿意让未成年的孩子当业主?这种情况能否通过按揭贷款买房?我国法律对“娃娃业主”有无限制?父母有无权利擅自处分该房产?
    
    调查:孩子为何当业主

    父母为什么要把价值百余万的房产落在孩子的名下呢?根据调查发现,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大致出于三种心理:    
    心理一:躲避未来的遗产税
    2005年初,遗产税要开征的消息逐渐升温,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。尽管迄今为止这一消息还未变成现实,但对一些精明的家长而言,却是一个提醒,于是,便有了越来越多的“娃娃业主”。
    心理二:避免离婚时财产纠纷
    也有人因担心婚姻不稳定而采取“小鬼当家”的做法。
    廖女士与丈夫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。去年在买房时她就担心,万一以后与丈夫离婚,在分割财产时自己没有保障,孩子也就没有保障,“因为我肯定是要自己带孩子的”。考虑再三,廖女士最终以2岁独生女儿的名义购置了一套房产。
    此外,也有夫妻双方协商好将房产直接落给孩子的情况,他们同样是考虑到将来如果离婚,在分割财产时能保障孩子的利益。    
    心理三:逃避他人追债
    而对于做服装生意的梁先生,则是另有原因。接受采访时,梁先生透露:“两年前,我在市郊买了第二套房子。当时我考虑到,万一今后生意失败,房产可能会成为债权人的追讨对象,甚至还会成为法院查封的对象。但如果以孩子的名义购房,遇到这些事时便不用担心,因为这种房产是受到相关法律保护的。所以,我就在房产证上署了5岁儿子的名字。”
    原则上对未成年人购置房产是允许的,但必须由其监护人代理相关事务。

  房管局:“以孩子名义”购房原则上是允许的

    原则上对未成年人购置房产是允许的,但必须由其监护人代理相关事务。那么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?某区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,实践中,他们通常不办理在贷款买房时直接署未成年人名字的登记。该工作人员建议,要想将房产给孩子,最好由父或母取得产权证后,再将房屋过户给孩子,或者与孩子联合署名。在办理与孩子联合署名时须提交三个公证书:“监护人”公证、“份额约定”公证、“承担连带还款责任”公证。
    
    银行:全额付款才能“小鬼当家”

  建设银行房地产信贷部的工作人员介绍,未成年人虽然可以单独购置房产,但因其没有债务偿还能力,所以各大银行基本不办理分期付款,必须一次性付款。
    如果父母想为孩子买房又想贷款,则要求父母与孩子联合署名。这种情况一般由父母申请贷款,然后以房产作为抵押担保。对此,光大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表示认同。
    
    公证处:为子购房须公证

    以未成年人名义买房办理房屋产权证时,都需要做公证。只是情况不同,所提交的公证书也会有差别。主要分三种情况:
    情况一:如果房款一次性付清,而且单独署未成年人的名字,则在办理房产证时通常需要办理一个公证,即“监护人公证”。
    情况二:如果房款一次性付清,并由父母一方和未成年人联合署名,则需要办两个公证,即除了“监护人公证”外,还有“份额约定”公证(或“分割财产协议”公证)。
    情况三:如果是通过贷款买房,且由父母一方和未成年人联合署名的,则需要办理三个公证,即除了“监护人公证”和“份额约定”公证外,还需要办理“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公证”。